世界頂級芯片製造商將在亞利桑那州再建一家美國工廠


目前,美國半導體僅佔全球產量的 10%。 大多數芯片在亞洲生產,尤其是韓國和台灣,拜登政府推動了《芯片和科學法案》以促進國內的開發和生產。

CHIPS 法案撥款 520 億美元,以扭轉美國生產向海外轉移到低成本勞動力地區的長達數十年的趨勢。 據一家供應商稱,有證據表明部分生產正在重新上岸 華爾街日報 報導稱,全球最大的代工芯片製造商台積電正在為亞利桑那州的第二家美國工廠奠定基礎。

熟悉這些計劃的人士告訴《華爾街日報》,台積電將很快宣佈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以北建立最先進的半導體工廠之一,緊鄰其另一家芯片工廠。 他們表示,對新工廠的投資可能超過 120 億美元,與 2020 年在其旁邊建造工廠的承諾類似。

在美中緊張局勢加劇導致華盛頓通過 CHIPS 法案以刺激國內半導體製造業後,台積電正在重振美國半導體生產。

知情人士說:“台積電的新工廠將製造所謂的 3 納米晶體管,這是目前最微小、速度最快的晶體管。”

台積電週三在給《華爾街日報》的一份聲明中證實,它正在建造一座大樓,“有可能”在其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工廠內建造第二家芯片工廠。 聲明稱,它將在那裡增加更多先進的芯片產能,但最終決定尚未公佈。

在亞洲芯片嚴重短缺導致汽車、電子和國防系統製造商的供應鏈混亂之後,拜登政府採取行動重建美國的半導體生產。 此次擴張意味著從中國和周邊國家回流供應鏈將確保戰時芯片生產的安全。

由於中國大陸的入侵威脅,台積電的生產工廠主要位於台灣,過去一年開始多元化經營。

今年 8 月,台積電董事長劉馬克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如果中國大陸入侵台灣並奪取世界上最先進的芯片工廠,將在全球範圍內造成毀滅性的供應鏈中斷。

除了國內舉措外,拜登政府還對中國實施先進芯片出口限制,並限制芯片製造設備的銷售。 這些限制試圖減緩中國的進步,同時為美國爭取時間重建其芯片生產基地。

隨著全球供應鏈因國家安全威脅而重組,英特爾公司和內存製造商美光科技公司也在投資新的美國芯片製造工廠。